在篮球历史的讨论中,关于阿伦·艾弗森的位置定位一直存在不少争议。前NBA球员马里奥·查尔莫斯曾提出一个观点:即使在季后赛的高强度舞台上,艾弗森本质上也不是一名传统控卫,而是一名双能卫。这一说法触及了艾弗森职业生涯的核心特点。
艾弗森以得分能力闻名于世,他的突破、速度和得分爆发力让他成为防守者的噩梦。尽管他经常以控球后卫的身份登场,但他的比赛风格更偏向于得分手而非组织者。在常规赛中,他能够凭借个人能力带动球队,但到了季后赛,当防守强度提升、战术针对性更强时,他的角色往往更加明确——他是球队的首要得分选择,而非纯粹的进攻发起者。
查尔莫斯的观察点出了关键:双能卫的核心在于能够在得分和组织之间切换,但艾弗森在季后赛中往往更倾向于前者。他的助攻数据固然出色,但那更多是建立在他个人进攻威胁的基础上,而非像传统控卫那样以组织为第一要务。在76人队的体系中,艾弗森是进攻的终结点,而不是纯粹的战术发起点。教练组也更依赖他的得分能力来打开局面,尤其是在关键时刻。
这一点在2001年季后赛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。艾弗森带领76人一路杀入总决赛,他的得分表演令人惊叹,但球队的进攻体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个人创造。相比之下,控卫的角色通常需要更均衡地分配球权和控制节奏,而艾弗森的风格更接近得分后卫——他承担了大量出手权,并以此带动全队。
查尔莫斯的评论并非贬低艾弗森,而是客观地描述了他的比赛本质。双能卫的定位恰恰体现了艾弗森的独特价值:他打破了位置的传统定义,用自己的方式影响比赛。在季后赛的高压环境下,他选择以得分来引领球队,这反而成为了他的最大优势。因此,即使他不打传统控卫,他的伟大依然毋庸置疑。